方立强荣获拾遗传承“传统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

方立强荣获拾遗传承“传统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

近期,方立强荣获拾遗传承“传统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在传统中医领域深耕多年的认可,更是对他坚守中医传承、造福万千患者的褒奖。

1990年6月,方立强出生在一个充满浓郁药香的中医世家。他的爷爷是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,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,爷爷凭借着精湛的中医技艺,不知为多少乡亲解除了病痛的折磨。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,大伯和父亲从小耳濡目染,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们不仅传承了爷爷的中医技艺,还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,各自在中医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专长。

在村里,方家的诊所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十里八村乡亲们的健康之路。从小,方立强就在诊所里玩耍、长大,空气中弥漫的药材香气是他童年最熟悉的味道。他常常看到爷爷、大伯和父亲围坐在诊桌前,为前来就诊的乡亲们望闻问切,仔细地把脉、开方,然后根据病情进行针灸、推拿。每当看到乡亲们带着痛苦而来,带着笑容离去,方立强的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,也悄然埋下了一颗传承中医的种子。

自幼,方立强就展现出对中医的浓厚兴趣。他常常缠着大伯,让大伯教他中医诊断和针灸之术。大伯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给他。方立强学习十分刻苦,白天跟着大伯观察问诊,晚上就抱着中医典籍仔细研读,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向大伯请教。

与此同时,他还跟着父亲学习中医正骨推拿。正骨推拿讲究手法的精准和力度的掌控,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。刚开始练习时,方立强的手法总是不到位,常常累得腰酸背痛,但他从未放弃。他一遍遍地模仿父亲的动作,反复练习,终于逐渐掌握了正骨推拿的精髓。

高中毕业后,方立强没有选择继续深造,而是毅然决定跟随大伯和父亲在诊所临床实践,积累宝贵的经验。在诊所里,他每天都早早来到,帮忙整理药材、接待患者。他认真观察长辈们如何诊断病情、制定治疗方案,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。每当遇到复杂的病例,他都会仔细记录下来,晚上回去后反复研究,不断总结经验。

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,方立强将目光聚焦在了脑卒中(中风)这一疑难病症上。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的特点,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方立强深知患者的痛苦,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。

为了攻克脑卒中治疗的难题,方立强查阅了大量的中医典籍,借鉴前人的经验,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,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。他发现,中医的针灸、推拿、中药调理等方法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。通过针灸特定的穴位,可以疏通经络、调节气血;推拿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,改善肢体功能;中药调理则可以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,促进康复。

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,方立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。他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、体质差异等因素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为众多脑卒中患者带来了福音。许多患者在接受他的治疗后,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,语言能力逐渐恢复,生活质量大大提高。

如今,获此殊荣,不仅是对他个人医术的肯定,更是对他坚守中医传承、弘扬中医文化的认可。在方立强看来,传统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文化底蕴,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是每一位中医人的责任和使命。

方立强表示,在今后的工作中,他将继续坚守中医传承的使命,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,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。同时,他也将积极弘扬中医文化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、认可中医,为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方立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,他在传统中医领域的深耕和探索,不仅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,也让传统中医的魅力得到了更好的彰显。相信在他的带动下,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中来,让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
关于作者: 开钫

为您推荐

广告位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